康明斯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康明斯與中國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1940年代。1941年3月11日,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向包括中國在內的38個國家提供戰時援助。《租借法案》對華軍援物資中就包括配備康明斯發動機的江防巡邏艇和軍用卡車。
1944年末,一家重慶企業致函康明斯公司,尋求建立商業聯系,在中國進行康明斯發動機的本地化生產,時任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總經理埃爾文·米勒在回函中對此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中日戰爭結束后康明斯能夠在華建廠。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米勒先生的想法只能等到三十年后的1970年代,伴隨著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才有望變為現實。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訪華,中美交往的大門重新打開。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逐步恢復,中國重型機械進出口公司1975年初進口了一批美國制造的中型礦用卡車,用于遼寧鞍鋼下屬的本溪鐵礦,這些礦卡都配備了康明斯大馬力柴油機。1975年6月,時任康明斯董事長埃爾文·米勒專程訪問北京,與中方伙伴簽署售后服務協議并進一步考察進一步拓展中國業務的可能性。埃爾文·米勒成為最早來華尋求商業合作的美國企業家之一。
加入改革開放第一波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伊始,康明斯在北京就成立了駐華辦事處,從而成??為早期在華設立辦事機構的跨國公司。
70年代后期引進的康明斯大馬力柴油機在中國礦山行業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但進口產品的高價格對于開放之初、外匯相對緊張的中國市場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制約因素。因此,中方向康明斯提出了技術引進和本地化生產的建議。康明斯對此予以積極響應,首家中國辦事處成立的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引進談判的早日達成。??
1981年1月,作為中國"六五"計劃發動機領域的重點引進項目之一,中國重汽集團與康明斯正式簽署技術引進協議,在重汽下屬的重慶汽車發動機廠許可證生產康明斯10~50升大馬力柴油機,填補了中國高性能大馬力柴油機領域的一項空白,而康明斯也成為早期在華進行本地化生產的外資企業。
在康明斯發動機整體性能得到中國用戶廣泛好評的同時,康明斯關鍵零部件產品也引起了中國企業的濃厚興趣。1982年,無錫動力機廠開始許可證生產康明斯子公司的霍爾塞特渦輪增壓器。
1983年,康明斯推出全新B和C系列中馬力發動機(3.9~8.3升),標志著康明斯這家傳統的重型柴油機制造商正式進軍方興未艾的北美乃至全球中型柴油機市場,是康明斯八十年代產品和市場多元化的關鍵舉措之一。大洋彼岸的中國,二汽的決策者們也在認真考慮上馬新型柴油發動機項目,而且要跨越式發展 - 即從發達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并逐步消化吸收。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和協助下,二汽先后組織技術專家對法、美、英、日、德5個國家7個公司的柴油機產品性能進行反復比較,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最終選定康明斯當時剛剛推出的B/C系列柴油發動機。1984年春,B系列60000輛綱領,C系列25000輛綱領得到了國家計委立項批準。1985年,二汽成立"第二汽車制造廠柴油發動機廠籌建組",著手康明斯柴油發動機廠的全面籌建工作。1986年11月15日,二汽與康明斯公司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簽訂了B系列柴油發動機產品和制造技術許可證轉讓合同。國家"七五"計劃竣工驗收領導小組對東風柴油發動機廠建設項目的綜合評價是"東風柴發的產品為我國汽車行業增加了一個新品種。東風柴發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汽車行業正在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八十年代中美兩國最大的合資項目是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哈默博士與中國政府共同投資6億多美元建設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1987年9月,這座年產煤逾1500萬噸的特大型現代化露天礦正式投產,康明斯公司榮幸地成為安太堡露天礦大型開采和運輸設備的主要發動機供應商。為配合中國用戶做好發動機的維護保養,康明斯1988年就在安太堡成立了駐礦服務中心,至今已運營近20年,為客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988年及隨后的1992年,中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和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邀請康明斯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著名華裔內燃機專家林蔚梓博士來華進行長達六周的巡回講座,所到之處涵蓋了大部分中國主要汽車基地:一汽、二汽、重慶汽車發動機廠、上海柴油機廠、陜西汽車研究中心等等。在林博士的提議下,康明斯主管技術研發的副總裁菲爾.瓊斯先生也參加了此次巡講,瓊斯先生是康明斯K、L10、B及C系列發動機的主要設計者。這些活動使康明斯??柴油機技術贏得了中國汽車工業骨干力量的尊重與信任。
許可證生產和技術交流進一步強化了康明斯產品在中國客戶心中的美譽度。除了在國內市場的成功,康明斯發動機也成為一股推動中國客戶實現出口的力量,1991年,配備康明斯B系列柴油機的東風卡車開始出口東南亞地區,受到當地用戶好評,成為早期中國商用車行業實現出口的成功之舉。
作為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西方柴油機企業,康明斯八十年代與中國重汽集團和二汽合作設立的兩家許可證工廠均為中外雙方取得了豐厚的回報。1993年康明斯在華業務額達到一億六千萬美元,成為僅次于英國和加拿大的康明公司全球第三大海外市場。回顧八十年代康明斯的中國之路,與合資合作相比,結合當時具體情況與中方伙伴采取許可證生產的方式有效規避了開放初期中外方不同管理文化的沖突,實現了雙贏合作。
本地化生產再掀高潮
1992年鄧小平先生的南巡奠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浪潮。康明?斯公司及時抓住機遇,從1993年夏開始,公司高層主管密集訪問本地合作伙伴,迅速敲定六項重大投資計劃,在1994年到1996年的短短三年時間里,投資建立了五家合資企業和一家獨資工廠,牢牢把握住中國新一輪經濟騰飛的歷史性機遇,實現了康明斯中國業務的又一次跨越式發展。
1997年,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是康明斯東亞地區總部,統籌管理康明斯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和蒙古國的投資與業務發展。康明斯是早期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的大型跨國公司,實現了本地生產與本地管理的有機結合。
1999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康明斯B系列發動機許可證生產基地- 東風汽車公司柴油發動機廠。該廠自1990年6月投產以來,狠抓質量管理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歷經九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中國中馬力柴油機的用戶優選品牌,企業的經濟效益飛速上升,是當時東風公司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1999年9月,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作為北京市改善大氣質量的關鍵措施之一,300臺配備康明斯B5.9G型天然氣發動機的北京公交11米環保客車正式上路,投入長安街沿線和二環線運營,拉開了北京公交大規模更新換代的序幕。這批天然氣客車按期成功交付使用,凝聚了康明斯與東風公司的精誠合作- 客車底盤由東風特種底盤廠生產,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康明斯和東風公司在動力總成匹配和底盤車身配套等領域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
1999年10月1日,國慶五十周年受閱車隊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車輛裝備東風本地化生產的康明斯B和C系列柴油機。
2000年4月,為了滿足蓬勃發展的業務需求,康明斯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零件分撥中心,極大地加快了康明斯對中國客戶維修保障需求的反應速度。
2002年2月,美國總統布什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期間布什總統在北京國際俱樂部參觀了裝備康明斯天然氣發動機的北京公交環保客車項目。布什在活動現場的即席講話說:“北京公交的發動機訂單為北卡羅來納康明斯工廠的工人們創造了就業機會,使他們有能力購買中國制造的消費品,而這些美國工人所生產的先進發動機能夠幫助中國首都北京改善當地的大氣質量 - 這充分展示了中美企業之間卓有成效的商業合作造福于兩國人民,并且推動兩國關系的發展。”
2003年2月,康明斯與東風公司進一步擴大合作,整合B系列、C系列發動機相關業務和資產并引進新一代全電控發動機平臺。擴大后的東風康明斯成為中國中重型柴油機行業規模及技術領先的生產基地。
2004年7月,中國首次向納米比亞出口鐵路機車車輛,當時在華訪問的納米比亞總統努喬馬專門??出席了裝船儀式并剪彩。到目前為止,共有30多臺配備康明斯大馬力發動機的中國制造的機車和動車組在非洲運行,康明斯發動機一流的可靠性和在當地的服務網絡為中國國產鐵路機車進軍非洲市場提供了鼎力支持。
聯合研發共同創新
2005年4月4日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雜志年度特刊評選出美國企業五十強,康明斯公司以2004年創紀錄的經營業績榮登排行榜。《商業周刊》雜志在編輯評述中著重強調了康明斯在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上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并載文專題介紹康明斯在中國市場的成功發展。
2005年8月21日下午,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東風汽車公司期間參觀了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工廠。陪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東風的領導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湖北省省委書記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剛,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春正,中共湖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等。在機加車間,胡錦濤主席饒有興致地仔細觀看了康明斯C系列發動機缸體機加實行封閉式生產的場景。在這里,所有機械設備均采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微機全自動控制,工人只需在封閉區以外使用電腦就可以對生產進行監控。在發動機拆檢區,胡錦濤主席還親切地與正在檢測發動機零部件進行質量分析的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總工程師Sherm Beyer和采購部長Thomas Hull握手并用英語交談。
2005年10月,康明斯公司在北京國際俱樂部飯店隆重舉行公司全球董事會訪華新聞發布會暨康明斯在華30周年慶典。康明斯董事會全體成員、公司全體高管人員和中國新聞界的代表共80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動。康明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志強 (Tim Solso) 先生宣布新增投資三億美元,2010年康明斯在華業務額將達三十億美元。慶祝儀式結束前,康明斯董事會和全體高管共同在一幅長達10米,書寫著"清潔動力,服務中國"的條幅上鄭重地蓋上各自的中文名章,表達康明斯對中國客戶的長期承諾,將慶祝活動推向高潮。活動最后,全體康明斯董事會成員和公司管理層登上現場兩輛配備康明斯歐三柴油機和天然氣發動機的公交客車,親自乘坐配備康明斯清潔動力的公共交通工具穿行長安街,為一周的中國之行畫上圓滿的句號。2005年是康明斯在華30周年,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同時讓康明斯全體董事會成員親身感受中國市場的蓬勃生機以及康明斯蒸蒸日上的中國業務,康明斯將2005年全球董事會移師中國,這是15年以來康明斯全球董事會第一次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召開,體現了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在康明斯全球布局中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
2005年10月,東風公司與康明斯公司在北京共同宣布,雙方開始在華合作開發新一代13升重型卡車發動機,目標面向中國重型卡車的高端市場,同時著眼于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這款新型重卡發動機的開發方式全面革新了以往中外合資企業傳統的技術和產品引進模式,由康明斯與東風公司的對等合資企業-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出資,通過雙方合作組建的東亞研發中心進行研發,同時得到康明斯全球研發網絡的鼎力支持。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將擁有這一新型發動機平臺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雙方合作研發的13升全電控重型柴油機預期將于2009年投產,功率范圍覆蓋400到545馬力,產品用于全車總重40噸以上的重型卡車。
2005年,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入選《環球企業家》雜志和中國國際工商學院聯合評比的中國最佳表現公司50強。此次評價體系由八項標準構成,即前瞻能力、創新表現、產品和服務品質、組織效能、盈利表現、人力資源競爭力、全球參與和社會責任。
2006年8月,在康明斯與東風公司展開戰略合作二十周年之際,雙方聯合設立的東亞研發中心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落成啟用,這也是康明斯與東風公司合作成立的第四家合資公司,標志著兩家公司的合作從產品引進和生產制造層次走向聯合研發階段。武漢研發中心是中國發動機行業首批中外合資的專業研發中心之一。
2006年10月,康明斯公司與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簽署"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合資合同,雙方將以50:50的比例在京共同組建對等合資企業,生產康明斯新一代2.8升和3.8升直列四缸高壓直噴式輕型柴油機,其排放能夠滿足歐洲三號、四號及以上標準,產品將廣泛用于輕卡、皮卡、SUV、MPV多功能車和小型非公路設備等領域。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公司注冊資本逾10億人民幣,項目總投資近27億人民幣,年產發動機40萬臺,預計2009年正式投產,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大型輕型柴油機生產基地。福田項目也是康明斯首次在美國以外開發和生產輕型柴油機。
2006年10月,康明斯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研發計劃,利用雙方在產、學領域的獨特優勢在發動機和混合動力等技術方面開展全面的研發合作。
2007年8月,康明斯與陜汽集團對等合資組建的西安康明斯發動機公司正式成立,投產康明斯ISM型11升全電控重型柴油發動機,成為這款康明斯重卡"旗艦"發動機在北美以外的首個海外生產基地。
2008年4月,康明斯第十三家在華生產企業 - 康明斯燃油系統(武漢)有限公司落成投產。這是康明斯在北美以外的首家燃油系統生產基地,標志著康明斯中國本地化生產能力的一次新的躍升。燃油系統是現代柴油機的關鍵技術,康明斯致力于用本地生產的發動機產品來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和客戶對發動機的性能要求,武漢工廠生產的燃油系統產品將為東風康明斯和西安康明斯的車用發動機提供鼎力支持。康明斯主管中印俄等新興市場的集團副總裁曹思德(Steve Chapman)在即席發言中風趣地說:"1990年10月18日,東風EQ153八噸卡車正式在湖北襄樊下線,配備東風柴發廠本地化生產的康明斯B系列柴油機。新車發布儀式上,當時的中國副總理、國家計委主任鄒家華先生希望康明斯能把燃油系統的技術也引進中國。鄒副總理的話我們一直沒忘!"
2008年5.12地震發生后,康明斯公司和全球員工立即行動起來,向災區捐款捐物,并對在救災現場奮戰的配備康明斯發動機的各種救災設備免費提供零件、潤滑油等耗材以及相應的維護保養和服務支持。康明斯累計向災區捐贈款物總額合計達1000萬元人民幣。
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節能宣傳周活動"上參觀了福田康明斯合資公司預期09年上半年投產的3.8升輕型環保柴油機。在參觀福田混合動力客車、燃料電池客車和福田康明斯發動機等環保節能產品時,李克強指出,必須大力推動節油工作,尤其是加強機動車節油。要采取措施鼓勵節油環保型汽車、經濟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研制、生產和使用,及時淘汰高油耗高污染車輛,完善車輛燃油經濟性標準體系。
2008年6月,隨著無錫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公司(原無錫霍爾塞特)二期新廠房正式落成、無錫范尼韋爾工程公司開業投產、以及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系統新技術中心投入使用,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系統在華本地生產和研發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2008年8月,康明斯排放處理系統北京工廠正式落成,將在2009年實現降低排放關鍵部件 - 排放處理系統的本地化生產。康明斯由此全面實現了將四大發動機關鍵子系統在華本地生產和研發的戰略目標。
2008年8月,康明斯發電機組和環保發動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北京奧運會的重要場館設施和公交客運車輛。為保障這些設備在奧運期間的正常運轉,康明斯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奧運服務專項小組,提供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支持。